[转载]管理的本质
点击:1781 日期:2012-12-30
选择字号:小 中 大
管理应该是个古老的话题。远古时期的酋长们,虽然还不知道后来会有管理这个词汇,但那时确实已经产生了管理活动。现代管理也产生了半个多世纪,至今也没有一个举世公认的“管理”概念。泰罗、法约尔、韦伯、西蒙、孔茨等大师们从某个角度,给予了管理不同的诠释。德鲁克把管理表述为“用人成事”,这的确是对管理的高度凝炼。管理的目的在于成事。而对成其事之要义的理解,不同的管理者会给出不同的答案。
人类的管理活动,历经不朽千年,由新旧石器时代推移至数字信息时代,把痴人说梦蜕变成庄庄真实,演绎出跌宕起伏、波澜壮阔,由蒙昧至文明的恢闳长卷。在历史的纵深中,人类之于成事,终不能偏离“变”与“应变”的魔咒。在这般万千迷乱之中抽丝剥茧、拨云见日;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;坚毅果敢,勇往直前。管理,应变也。所谓管理的真谛大抵在于此。
世界原本就是扑朔迷离的。宇宙不知自什么时间起而成为宇宙,上下四方,古往今来,变化中的世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,正所谓太阳每天都是新的。这也许正是人们热衷于管理活动而乐此不疲的魔力。大到朝代的更迭,小到企业的兴衰,管理者每天都会面临瞬息万变的境况,或睿智以对,把玩于股掌之间;或茫然失措,无谓错失良机。或万世青垂,百世流芳;或功败垂成,贻笑大方。
水无常态,势无定式。“变”与“应”的永恒,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命题。万变犹定,神怡气清,只是管理素养的基础条件;嗅觉敏锐,善于捕捉,亦为管理之重要元素,但仍应归属为雕虫小技。检验管理素养的终极标尺,就在于基于灵动思想的应变力。应变力不是也不会与生俱来的,她是不断汲取的积攒,是自悟自省的凝结,是超凡脱俗的厚重,是饱经沧桑的历练。
向前走不能失去信念。管理者大凡要有个情结,冥冥之中要做些事情,朝着既定目标坚毅而执着地奔走。用人成事是要少些功名利禄的。“蜗角虚名,蝇头微利,算来着甚干忙。”井冈山的勇士历经磨难,前赴后继,矢志不移,终成就了建国伟业。这么多衣衫褴褛、食不果腹的志士们,刀锯斧钺,甘之如饴的背后,显然有着强大的精神信念作为支撑。这属于思想和文化的范畴,用孔方兄难以做出正确解释。
图万世基业当谋虑高远。“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,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”。正所谓谋后而定,行且坚毅。欲谋定长远,权衡和舍弃则成为必然。营营苟苟,贪图小利;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;优柔寡断,裹足不前,皆为管理大忌。古有壮士断腕,当断则断,不断则乱。倘若以五年为一个考量阶段,走出的每一个步伐当有所不同;僵化而古板,固执而守旧,毫无节奏感,就难以踏上和谐的音符。
善管理者当有广域的视野。组织的系统性决定了管理者必需具有纵深和广域感。将其生硬地割裂开来,只见树木不见森林,发出盲人摸象般地慨叹,必然走向谬误,造成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的伪论;这在现实中并不少见,当力而以避之。事物是有规律可循的,就像一年有四季,日月有轮回。犀利的目光总能遵循规律、看透本质,在看似无序之中安步当车,步入奔放舒卷、闲庭信步的境界。
管理原本并不是十分复杂的事情。人类先天的逐利性,决定了有些管理活动单凭人的本能就可以做好。专门知识的训练,对管理活动的重要作用,是显而易见且无可厚非的,它可以让人们掌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。但这些绝不是决定管理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因素。